心肺复苏

心肺复苏

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 100 次,不超过120次

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 5 厘米,不超过6厘米;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(婴儿大约为 4 厘米,儿童大约为 5 厘米)

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

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

避免过度通气

胸部按壓

编辑

針對嬰兒及兒童,不管是非專業性急救員或醫護人員,按壓部位:一手掌根部壓於劍突上5CM左右,另一手按於此手,例如,直接按壓胸骨如為右手,請將左手按壓於右上背上,令右手各手指離開受壓人胸壁,雙臂不可彎曲,應當繃直雙臂,以肩部或上半身力量下壓,目前建議按壓幅度要到達5CM以上。小兒下壓幅度約4-5CM。針對所有的患者,施救者應用力且快速地按壓,並在每一下按壓間,讓胸部回復至原本的形狀,並且將壓胸的中斷減到最小的程度;急救員應在施予兩次急救換氣後試著去感覺脈搏,此動作不能超過十秒鐘。若急救員無法在十秒鐘內判定眼前的病患有脈搏,應當立即继续心肺复苏。

按壓時可能會導致的併發症有:胸骨骨折、肋骨骨折、血心包、心包積液、張力性氣胸、胸腔積血等,急救者应在復甦後關注復甦過程中有否導致併發症狀出現。

每按压30次,吹两次气,为一个循环。5个循环后(约两分钟),各用5秒钟的时间,分别检查颈动脉是否恢复搏动。如果脉搏未恢复,继续按压,以后每5分钟检查一次颈动脉搏动。

按压与通气的比例

编辑

对于成人的心肺复苏,按压与通气的比例一般为30:2;对于婴儿、儿童,或进行双人CPR时可采用15:2的比例。双人或多人施救时应每2分钟(或5个周期CPR)更换按压者,并在5秒钟内完成转换。

非專業與專業施救者之心肺復甦術之不同

编辑

心肺復甦術的技術,會根據施救者是否具有醫療專業背景,而有不同的建議:

非專業性施救者給予無反應之患者兩次急救換氣後,應立即施行壓胸及換氣。意即:當一般民眾遇到無反應的患者時,他們不需要去學習評估脈搏或循環徵象。

非專業性施救者不再學習單獨施予急救換氣而無壓胸的相關技巧。 强烈建议:未经CPR培训的旁观者,对突然倒下且无反应(意识丧失伴无呼吸或呼吸异常)的成年人进行胸外按压并强调“在胸部中央用力快速按压”或按急救调度的指示操作。施救者应继续进行单纯胸外按压,直到 AED到达且可供使用,或急救人员、其他相关施救者已接管患者。

對小儿使用自動體外去顫器及去顫術

编辑

在醫院外,當一個兒童被發現時已經呈現心跳停止的狀態,不管是非專業性施救者或醫護人員,都應先給予五輪的(約兩分鐘)的心肺復甦術,之後再接上自動體外去顫器,因为大部份發生在兒童的心跳停止,病因並非心室顫動,若是立即接上並執行自動體外去顫器(需要停止一切動作以分析心律),將延遲急救換氣及壓胸的時機;而如果醫護人員目睹兒童突然倒下,則該醫護人員應以最快的速度,使用自動體外去顫器。

面對一歲到八歲的兒童,若可行的話,急救員應使用兒科專用減輕電流量的去顫裝置,這類針對兒科病人設計的減少電流量之裝置,其適用年齡最大可至八歲(約25公斤重或約127公分高),傳統的自動體外去顫器則適用於八歲以上的小孩(重25公斤以上或高127公分以上)及成年人。而兒科專用的去顫裝置則不該使用在八歲以上的患者,因這類裝置所提供的電流量,對較大的孩童、青少年或成年人來說,是不足的。

針對小於一歲的嬰兒能否使用自動體外去顫器的議題,目前沒有明確贊成或反對的建議。

在实施醫院裡的急救时,急救員應立即施行心肺復甦術,並在第一時間使用自動體外去顫器或手動去顫器。使用手動去顫器時,首次電擊使用每千克體重兩焦耳的能量,而接續的電擊使用每千克體重四焦耳的能量。

💎 相关推荐

奥e是哪里车号
365bet体育在线注册

奥e是哪里车号

📅 08-03 👁️ 8748
灭火器能喷多久
365app安卓客户端下载

灭火器能喷多久

📅 06-30 👁️ 2934
苹果8plus是哪一年上市的(苹果8plus是哪一年上市的手机)